close


從銅門到龍澗的這段道路,早期是省道台14線的東段,這條省道原先的構想是穿越龍澗、磐石抵達南投廬山,不過因為工程難度等諸多因素,2009年公路總局已經公告解編,在廬山之後的台14線路線已不復出現。現今該路段為台電通往電廠的保線路性質,網路上很多單車遊記、旅行遊記,不求甚解只會抄抄寫寫,到現在還在說這條路是台14線,這是錯誤的說法,應該要修正了。

喜歡被一些人抄抄寫寫稱作「小天祥」、「小中橫」的這條路,其實在這一天的行走之下,因為其單純不被打擾感覺已超越太魯閣及中橫公路,有自己的獨特性,又有大山大水,其實我覺得不應該被冠上「小」這個字眼。車過揚清橋,路幅越來越窄,接著通過的是1966年榮工處興建該路段時所設立的「貫通龍澗」紀念碑,展現當時工程艱鉅。




因為本來就有前往慕谷慕魚的計畫,我在出發前幾天就找了許多網路資料,得知這段道路路幅狹小,又因為9月凡那比颱風造成多處損壞,路況似乎不是很好。於是乎我在花蓮租車時,選了一輛車齡新、性能非常棒的機車當成這兩天的交通工具,通過「貫通龍澗」後,不時出現各式隧道以及明隧道設施,充滿濃濃人工原始開鑿痕跡,我每到一座隧道前都會停下來,留影並確認隧道有無來車後再前行。

因應9月凡那比颱風而施作的災害復建工程處處出現,來到5k某處時有一大型邊坡坍方,工程單位為了實施災修,執行交管,每隔十五分鐘才放行一次,因為沿路都有指示牌通知了,並不意外,於是乎我就跟著工程車輛、另兩輛機車及一輛汽車形成大隊,在管制點暫停,大家紛紛下車聊天,討論有關此地的話題。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道路狀況及各式隧道畫面










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災修工程封路,車輛紛紛暫停




這是睽違多年來再度到花蓮進行這種「騎車旅行」行程了,加上又是行駛這種比較陌生的山路,一開始其實是有點緊張的。不過還好這段路上有好幾個遊客同行,可以前後相互照應;通過了管制點我繼續前行,來到坍方災修工程前,路況更不佳了,很像我前幾個月跑到高屏山區莫拉克災區出差所看到的那種情況,除了路面邊坡災害,木瓜溪的對岸也有大崩壁,看了很嚇人。

走走停停,我來到了進入龍澗電廠前最後的經典路段一「見返隧道」,見返隧道是一座長達一公里的明隧道,在山壁上直接開鑿,其下就是深達百餘公尺的峽谷,峽谷巨石林立,山水聲音在山谷迴盪很是驚人,水準及畫面的驚駭程度我覺得已經超越了太魯閣,我此時在隧道群前停留,留影並欣賞美景後,再沿著大量的明隧道前進。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對岸山谷崩壁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人工開鑿隧道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見返隧道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見返隧道下方峽谷

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見返隧道內行進




通過了長長的明隧道群,我們越過了紅色拱橋「龍澗橋」,來到了龍澗發電廠,這裡是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遊客普遍的終點,由此再往前則是進入了古早的「能高越道路」路段,不過這段路路況差,加上因為先前颱風的關係造成多處災損,入口處就有告示牌告知以下路段禁止通行,以及天長隧道封閉的訊息,剛剛在管制點暫停,包含我在內共有三輛機車及一輛汽車,此時都已經抵達電廠前,大家紛紛在電廠大門前把車停下。

現場七人加上一隻臘腸狗,就這樣聚集在電廠前的廣場短暫休息,討論能高越道路的故事,以及剛剛走過山路的心得,雖然說我是一個人來的,不過這些同行遊客人數多,大家聊天加上經驗分享,感覺還是很棒。經過討論大家發現,我們的行程都是直接來到此地,另一段可以賞魚的清水電廠段都還沒有造訪,於是乎大家再度一起揮揮手告別電廠,返程繼續接下來的行程。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龍澗發電廠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龍澗發電廠前廣場,眾人休息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「能高越道路」路段封閉告示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龍澗發電廠前「水簾祠」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龍澗發電廠前「龍澗橋」



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銅門龍澗段,返程「見返隧道」前遇見車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新 的頭像
    李新

    itest4的部落格

    李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